Vesta美富生活家 | 反击平庸的生活让你永如夏花之绚烂
投资 52.5 亿美元的巴拿马运河扩建计划预计 2016 年 4 月开放。运河扩建计划催生了加勒比和美国东海岸港口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提升。2015 年 11 月开始,等待通过运河的船舶滞留期间长达 5 天。2015 年 10 月中旬,运河管理局宣布,至 9 月 30 日的一个财年,运河通过货物达 3.408 亿 t,比 2014 年增长 4.3%。2017 年是运河扩建计划完成后的首年,运河管理局局长预测,即使中国经济增长率仅达 6%,但由于美国进口的持续增长,运河通过货物量仍将达到 3.6 亿 t。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同时在全球债券市场出售 4.5 亿美元债权用以建设新的运河跨大西洋两岸桥梁,并计划 2017年完工。
公开报道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货物运输量的 5%是通过巴拿马运河,中国每年有超过3500万标准箱的货物运输至南北美洲,同时又有至少同等数量的集装箱回运到中国。由于巴拿马运河的主要使用客户来自美国、日本、中国以及智利等,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发展中国家。因此,一旦巴拿马运河扩建完成,中国将会从中直接受益,每天将有更多来自于中国的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中国因素成为巴拿马前任总统托里霍斯支持巴拿马运河扩建计划的有力证据。托里霍斯当时认为,中国繁荣的经济已替他们分担了这些风险。
运河扩建完工后,中国向美洲运输成品的成本将大幅下降。有中国学者认为,还可能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作为进口和出口航线,加宽后的巴拿马运河将成为中国全球贸易的主要线路。
巴拿马运河运营公司介绍,运河加宽后产生的影响之一是大大降低从中国向美国东岸运输产品的成本——或许能降低 30% 。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这将直接影响“海淘”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
当然,这也是两国建交后的红利之一。
潜在中巴贸易增长点
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与中国建交后,贸易额将成上升趋势。建交前,中国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王卫华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中资企业在巴拿马的数量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路桥、地铁、水务等基建领域的承包工程,但由于两国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缺乏投资保护的双边协定,此前中资公司以投资形式进行的业务非常少。
“但巴拿马对中国企业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一是巴政府近两年推出了近200亿美元的基建计划,不少中企都盯上了这块‘蛋糕’,二是其地处南北美交界、背靠世界第一运河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吸引了很多中资企业将巴拿马建成地区总部,辐射周边地区的业务发展”,王卫华表示,而中国企业“价格低、质量高、工期短”的特色,也能为巴拿马经济固有的利益格局带来新的改变。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运河第二大用户。
巴拿马运河的过去
从 1880 年 1 月 1 日起至 1914 年 8 月 15 日间,巴拿马运河经过 34 年的人工开凿终于通航。这个人工开凿的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全长 81.3 公里,水深 13 米至 15米不等,河宽最窄处为 152 米,最宽处为 304 米。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主要通航河道,它的开通缩短了两大洋之间 5500 至 10000 海里的航程,缩短了美洲东西海岸 7000 至 8000海里航程,缩短了亚洲到欧洲之间的 4000 至 5000 海里航程。运河每年承担着全世界 5%的贸易货运,可见,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的黄金水道,有着“世界桥梁”的美誉。
然而,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却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早在 16 世纪,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就曾下令进行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测量与调查。到了 187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审查巴拿马运河问题的国际代表会议,决定由法国政府全面负责进行开凿运河。 1880 年 1 月 1 日,法国的“全球巴拿马洋际运河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凿巴拿马运河。然而,因流行病的发生、蔓延以及财政上的重重困难,挖凿工程终于在 1889 年停顿。
在法国原先开凿运河航道的基础上,美国又继续投资了 3.87 亿美元,雇佣了数十万人挖凿运河。在整个挖凿施工过程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劳工,其中包括许多中国劳工,都为开凿巴拿马运河付出了血汗,先后有 7 万名巴拿马和其他国家的劳工死亡。
1914 年 8 月 15 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
1920 年起运河成为国际通航水道。
现在,每年大约有 1.2 万至 1.5 万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经过这条运河。
自巴拿马运河通航以来,美国一直控制着运河航行的各个环节,直至至1999 年 12 月 31 日。
2000 年 1 月 1 日,运河归还巴拿马政府后,巴拿马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处理运河事务。
END
由美国绿庭独家冠名赞助播出的《太子菲看房记》第一季 “selling dc”火热上线,每周五(中国时间每周六)准时更新,请您持续关注vesta美富生活家,了解美国房地产相关资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